2025香港施政報告懶人包:深化改革 心繫民生

新聞稿發佈日期:9/28/2025


2025年香港施政報告於2025年9月17日由行政長官李家超發表,主題為「深化改革 心繫民生」,旨在通過深化改革、融入國家大局、鞏固國際地位及提升民生福祉,推動香港「由治及興」。報告聚焦治理、經濟、產業、教育、民生等多領域,強調以市民為本,鞏固「一國兩制」優勢,並回應全球挑戰。





1.「一國兩制」與治理升級



香港作為「一國兩制」示範城市,2025年施政報告將維護國家安全及「愛國者治港」放在首位,確保長期穩定。報告提出強化治理體系,通過制度創新提升行政效率。具體措施包括設立「部門首長責任制」,明確高級官員問責,確保政策執行力;成立「AI效能提升組」,利用人工智能優化公務流程,如審批、數據分析等,預計節省20%行政成本。此外,報告強調愛國主義教育,將2025年定為紀念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,計劃舉辦大型展覽、校園講座及文化活動,推廣中華文化,增強年輕人國家認同感。公務員培訓也將升級,新增國情課程及危機管理模塊,確保團隊適應國際挑戰。



這些措施回應了2024年施政報告的基礎,進一步將AI融入治理,顯示政府對數碼化轉型的重視。對市民而言,這意味更高效的公共服務,但也需關注數據私隱問題。企業可探索與政府合作開發AI工具,搶佔數碼治理商機。整體而言,強化治理將鞏固香港作為國際城市的穩定根基,為經濟及民生發展提供保障。





2. 北部都會區大加速



北部都會區被定位為香港未來20年的經濟增長引擎,2025年報告大幅推進其發展。成立「北都發展委員會」,由高層領導,下設專責組,專注簡化行政程序及制定專屬法律,預計縮短項目審批時間30%。重點項目包括河套深港科技合作區及新田科技城,目標打造國際創科中心,吸引AI、生物科技企業進駐。報告提出「拆牆鬆綁」,加快土地開發及交通基建,如高鐵延伸及跨境巴士網絡,預計2030年前提供10萬個就業機會及20萬住宅單位。



與2024年相比,2025年更注重執行速度,新增跨部門協調機制,解決以往土地爭議問題。對市民來說,北部將帶來更多房屋及工作機會,尤其利好年輕人及創科人才。企業可把握基建及科技園投資機會,特別是內地及國際企業可利用優惠政策落戶。挑戰在於平衡生態保護與開發,政府需確保可持續發展。此舉不僅回應房屋短缺,也為香港融入大灣區增添動力。





3. 產業革新,經濟起飛



報告將產業革新作為經濟復蘇核心,聚焦「新質生產力」。政府推出優惠政策包,涵蓋稅務減免、土地補貼及科研資助,重點發展飛機回收、生命健康科技、AI及數據科學等新興產業。飛機回收產業將利用香港航空樞紐優勢,預計創造5000個綠色就業崗位;生命健康科技則結合河套區科研資源,吸引國際藥企。AI產業將推廣應用場景,如智能交通及金融科技,預計2025年相關市場增長15%。報告還鼓勵內地及國際頂尖企業落戶,提供一站式服務,簡化註冊流程。



相比2024年的「再工業化」,2025年更注重綠色及數碼化轉型,與全球趨勢接軌。對市民而言,新產業將帶來高薪職位,尤其利好STEM畢業生;企業則可利用政策紅利,拓展業務。挑戰在於競爭激烈,需確保本地人才技能匹配。報告預計帶動GDP增長至3.5%,為經濟注入強心針。





4. 融入國家,走向國際



香港作為「超級聯繫人」,報告強調深化粵港澳大灣區合作及國際角色。政府將推廣數字貿易,建設大宗商品交易平台,助企業開拓內地及東盟市場。報告提出「引進來、走出去」策略,鼓勵香港企業參與「一帶一路」項目,同時吸引全球資金進入大灣區。交通基建方面,推進「八橫兩縱」高鐵網絡及跨境物流,預計縮短大灣區城市間通勤時間20%。



與2024年相比,2025年更強調數字化及全球供應鏈角色,如支持跨境電商及數據流動。對市民來說,這意味更多就業及創業機會,尤其在貿易與物流領域;企業可利用香港「出海」平台拓展海外市場。挑戰在於國際地緣政治風險,需靈活應對。此舉將強化香港作為國際橋樑的地位,預計吸引100億美元外資。





5. 鞏固國際中心地位



報告致力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、貿易、航運、航空及法律中心的地位。金融方面,強化股票、債券及黃金市場,推綠色金融及金融科技,預計2025年綠色債券發行額增30%。航運上,發展「鐵海陸江」聯運及綠色港口,推數字化物流系統。航空方面,推進「機場城市」計劃,擴建三跑系統,預計貨運量增15%。法律服務則推國際調解院及仲裁中心,吸引全球爭議解決業務。



與2024年相比,2025年更注重數碼化及綠色轉型,如港口智能化。對市民而言,這些措施創造高端就業;企業可把握金融及物流商機。挑戰在於全球競爭,需保持政策靈活性。此舉將鞏固香港國際影響力,預計吸引50萬高端旅客。





6. 教育科技人才三合一



報告提出打造國際教育與創科樞紐,吸引全球人才。措施包括放寬大學自資收生限制,新增2萬宿舍床位,推動應用科學大學發展,提升DSE國際認受性。政府還計劃擴展國際學校,吸引留學生,預計2025年國際生增10%。



與2024年的Top Talent Pass相比,2025年更強調教育與科技融合,推廣STEM及職業資格互認。對市民而言,這提供更多進修機會;企業可招聘國際化人才。挑戰在於教育資源分配,需平衡本地生權益。預計帶動教育產業增長12%,為創科發展奠基。





7. 民生關懷:住得好、老得安



報告延續房屋供應目標(30萬單位),加速北部都會區供地,預計2027年前新增5萬公屋單位。安老方面,推「樂齡科技」,如智能家居及健康監測,改善長者生活。文化旅遊則結合夜經濟,推IP聯乘(如Chiikawa打卡點),預計旅遊收入增10%。



與2024年相比,2025年更注重科技應用及可持續民生。對市民而言,住屋壓力減輕,生活更便利;企業可投資安老及旅遊項目。挑戰在於執行效率,需監察進度。





總結



2025施政報告勾勒香港改革藍圖,預計帶動經濟、民生及國際地位全面提升。想深入了解?瀏覽policyaddress.gov.hk/2025!


媒體聯繫方式

如需更多資訊、採訪或資料,請聯繫亞洲新聞稿公告聯網(PressAsia)媒體團隊:

電郵[email protected]

電話:+852 44161139

網站www.pressasia.com

亞洲新聞稿公告聯網致力於為香港、澳門、台灣、日本、新加坡、馬來西亞、泰國及印尼的客戶提供專業新聞稿撰寫與發放服務,助您將故事傳遞至全球受眾。

感謝您的閱讀!


最新發報新聞稿

為何選擇亞洲新聞稿公告聯網

亞洲新聞稿公告聯網(PressAsia)是您在亞洲的專業新聞稿撰寫與發放合作夥伴,服務範圍覆蓋 香港、澳門、台灣、日本、新加坡、馬來西亞、泰國及印尼。我們提供以下服務,助您放大品牌影響力: